做耳朵再造手术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因为耳朵再造手术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爱美者要选择去当地规模较大的医院,让医术比较精湛的医生做手术,做完手术之后也要严格遵照医嘱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短期之内不要洗澡,游泳,泡温泉,避免手术区域沾到水引起感染发炎的现象。饮食上相对也要清淡一些,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另外恢复之前不要用手使劲的揉搓手术区域,避免外界物体挤压碰撞到手术区域,也要遵照医嘱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

耳廓再造术一般在几岁进行
通常情况下,6岁时,正常耳廓的大小已经达到成年人的80%,这可以保证再造的耳朵基本与正常耳朵大小一致。小耳畸形手术修复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耳廓再造,解决外耳缺陷;

其二,耳道和听力重建,让孩子听的到。单侧小耳畸形和双侧小耳畸形的患者,其治疗方案略有不同。双侧畸形的患儿,必须尽早地进行听力重建,植入振动声桥以保证患儿言语功能的正常发育。因此双侧畸形患儿,应该在3-4岁进行听力重建,然后在10岁之前进行耳廓整形重建。单侧畸形患儿,其言语功能通常能正常发育的话,听力重建不是那么紧迫,耳廓的整形重建在10岁之前进行,下图为普罗菲耳耳轮畸形矫正案例分享:
耳廓再造术的手术时机
目前自体肋软骨仍是最佳的首选支架材料。虽然肋软骨属透明软骨,耳软骨属纤维软骨,但肋软骨用作耳郭支架术后无排斥反应,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助软骨易于雕刻成形,组织相容性好,富有弹性,能保持长期稳定,且取材量充足。

缺点是切取自体肋软骨以牺牲人体正常组织为代价,手术增加患者痛苦,创伤较大,对术者耳支架雕刻技术要求也很高,且有并发气胸和胸骨畸形的可能性,后期再造耳如果受压迫有发生吸收和变形等情况对外观有-定的影响,但仍被证明是目前最理想的材料。
1920年,ills开始应用雕刻的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行全耳再造, 1959年,Tanzer开始成功应用肋软骨支架进行耳郭再造, 1993年, Kaneko应用3-D系统雕刻出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肋软骨。软骨支架由第6~8肋软骨构建而成。进行耳再造手术时,助软骨的切取范围- -般为第6,第7,第8肋软骨或第6,第7,第8,第9肋软骨,为防止肋软骨切取后胸廓畸形发育,大部分学者倡导以对侧肋软骨作为供区。
而Park ,Nagata则提倡用同侧的肋软骨,同时切取肋软骨上表面的软骨膜以加强雅刻后的耳支架与乳突的接触,增加稳定性:Brent主张保留联合部的上缘嵴及胸骨柄的连接处的肋软骨,以防残余的肋软骨外翘。还有学者认为,切取肋软骨时将软骨膜--起切取下来,可以使肋软骨与受区更好地黏合,促进软骨在耳部的成活;但如果切取的肋软骨部位的软骨膜完全去除,会引起胸部凹陷和畸形,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要在切取肋软骨的供区保留- -部分软骨膜,以利于软骨的再生,防止胸廓畸形。
有文献报道,为了兼顾供区和受区,软骨上表面的软骨膜应去除,而下表面的则保留Nagata在临床中认为,胸廓畸形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健侧耳相对于身体的比例,联合部保留程度,软骨膜的保留、残余软骨的回植均有紧密的关系,但相关程度及原理还需进一一步探讨 Ohara 阐述了胸廓畸形发生的机制,认为切取肋骨后游离肋骨的稳定性很重要,年龄越小,切取的肋软骨数量越多,其稳定性就越差。
Roy 等曾报道第6,第7助骨在12对肋骨中生长发育的潜力是最大的。手术对它们的干扰导致的畸形也最严重。由于对于以肋软骨作为支架材料用f耳郭再造的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尚缺乏统-的标准,年幼的患儿软骨组织量不足,切取后容易出现胸廓变形,且耳郭大小与成年人相差较大;而随着年龄增大,肋软骨发生钙化,生物学性能降低,容易发生断裂,变形等并发症,且切取自体肋软骨增加患者痛苦创伤较大,对术者耳支架雕刻技术要求很高,后期再造耳有吸收,变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