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追求“目如悬珠,齿若编贝”,现在人在乎“花容月貌、明眸皓齿”。牙齿的错颌畸形是干扰人们逐步美丽的障碍,它是口腔医学领域一种常见的问题,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90%。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大多为凸面型,而且牙齿整体量相对于颌骨量来说比较大,随着人类的发展,食物的精细程度越来越高,颌骨受刺激的强度越来越低,牙齿错合畸形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牙齿畸形不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正常的咀嚼功能,而且还会影响颌面部正常发育,因而影响到整个面部的美观;牙齿排列不齐、拥挤错位等牙颌畸形,牙齿自洁作用差,刷牙的效果也不理想,食物残渣和菌斑不容易去除形成软垢、牙结石,久而久之容易患龋齿、牙龈炎,严重的可发展为牙周病,引起牙齿松动、脱落;如牙齿不整齐、开唇露齿以及由于上颌前突、下颌前突、下颌后缩、长面型、短面型等引起的面部不协调等,均能影响面容的美观。儿童生长发育期间的牙颌畸形如不能及时早期矫治,将会影响口腔及颜面部软硬组织的发育,引起面部的明显畸形,会长成暴牙齿、突面型、瓦刀脸、脸部左右不对称、地包天等,使患者的整体形象造成影响, 对患者将来的学习、生活、择业、社交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详情请参考忠嘉齿兮博文--牙齿的错颌畸形有哪些类型以及牙齿错颌畸形的危害?),使这一部分孩子在与人交流时产生自卑感,导致心理障碍。牙齿矫治的治疗越早越好,然而需要正畸治疗的患者以及患者的家长一听说正畸需要拔除一颗甚至几颗健康牙齿,担心孩子拔牙后会出现脸型凹陷,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也担心拔牙后口腔中其他牙齿发生松动移位,就望而止步,这是可以理解的(详情请参考忠嘉齿兮博文---牙齿矫正治疗有哪些不良影响?---牙齿正畸后遗症)。但是您不能因为不愿拔牙而放弃了矫治,错过治疗的最佳年龄。牙齿错合畸形的矫治,常需要通过拔牙提供足够的间隙,以便排齐牙齿,建立协调的形态和适宜的功能关系,尤其是牙列拥挤时,牙量与骨量不协调,只有拔牙,才能排齐牙齿,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改善牙弓突度,矫正磨牙关系,使上、下牙弓之间及颌骨与颅面之间的协调得以改善。轻度拥挤(拥挤程度2~4毫米),可通过扩大牙弓获得有限的间隙;中度拥挤(拥挤程度5~9毫米),大多数应拔牙矫治。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正畸患者都需要拔牙的,在矫治牙颌畸形时,有一部分患者的确需要拔除牙齿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与不治疗?做与不做?需要您自己权衡利弊,毕竟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那么为什么有的患者需要拔牙才能进行治疗呢? 在正畸治疗设计中,有部分患者需要拔牙后再进行正畸治疗,拔牙是一些错合畸形矫治时必须采取的步骤,对于牙量-骨量不调和颌骨位置关系的不协调,只有通过拔牙矫治,才能使患者的合、颌、面建立协调的形态和适宜的功能关系,并保持稳定的效果。 1、解除拥挤,腾出排牙空间:牙齿排列不齐,存在严重拥挤或接近重度拥挤 (拥挤程度达10毫米以上) 时,要想排齐牙齿、达到美观要求,同时又得保证矫治后效果的稳定,就应根据需要拔除牙齿。 利用拔牙间隙解除拥挤、排齐拥挤的牙齿,使牙量与骨量相协调,使牙齿在牙弓上排列整齐,并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拥挤度在II-III度的患者拔牙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不拔牙齿而勉强排齐牙列,那么矫治效果就不稳定,很容易复发成原先的拥挤错合畸形。2、通过拔牙内收前牙,改善过突的面型:在牙齿排列相对整齐,无拥挤现象的时候,比如牙性上颌前突、双颌前突,要想矫治前突畸形,也需要拔牙矫治。 利用拔牙间隙将前牙内收,改善牙弓突度,矫正磨牙关系,使上下牙弓之间、颌骨与合面之间的前后关系不协调得以纠正,从而改善牙弓突度,矫正过凸的面型。比如有的人嘴唇比较前突,经过拔牙矫正后嘴唇的突度会变小,面型变的更加柔和美观(详情请参考忠嘉齿兮博文--牙齿矫正的方法)。3、利用拔牙协调上下牙弓之间的关系。利用拔牙间隙调整后牙咬合关系,使得后牙尖窝交错,达到最大的咬合接触面积,形成最佳的咀嚼效率。 在牙弓垂直不协调(前牙开合、深覆合)、牙弓宽度不调(后牙锁合、反合、磨牙关系不对称、中线偏斜)、上下牙弓之间牙量不调(先天缺牙)时,可考虑拔牙矫正治疗。 正畸治疗的拔牙由哪些因素决定: 正畸拔牙矫治一般来说并无明显害处,通常医生首选的是口腔中的病牙或对咀嚼功能影响最小的牙,一般都不会造成咀嚼功能的下降。矫治还可以改善原来咀嚼功能不好的牙齿,既增强了功能,又改善了美观。至于是否需要拔牙、拔几颗牙、拔哪些牙,则需由医生根据临床检查、X线检查、模型分析等精确测量牙齿拥挤度、Spee 曲线的高度、牙弓突度、骨面型形态、对支抗磨牙迁移的估计以及软组织侧貌来决定。为了保证牙齿的上下协调性和左右双侧的对称性,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拔除上、下、左、右颌四个双尖牙。矫正结束时,拔牙间隙都会被正畸医生精确的关闭,患者和家长不必产生担忧,拔除四个双尖牙进行矫治后,不会影响到牙齿的功能和健康,在我国正畸患者中大约50%~60%是需要拔牙才能进行矫正的。 正畸治疗的拔牙模式:一、对于大多数必须进行拔牙矫治的病例,最常拔除的牙齿首选第一双尖牙。该牙位于尖牙之后,处于前牙与后牙交界处,拔除后的间隙很容易被拥挤或前突的前牙所利用,同时其形态与第二双尖牙相似,间隙关闭后尖牙与第二双尖牙可以有较好的邻接关系。一般而言,拔除双尖牙对牙弓的形态和功能影响很小。二、为了保持矫治后牙齿排列的左右对称性,保证牙齿中线不至于偏斜,通常采用左右两侧同时拔牙;同样为了矫治后上下牙能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通常也采用上下牙弓同时拔牙;这样一来,最常采用的拔牙矫治方案就是上下左右各拔除第一双尖牙;当然一些患者也可能采取其他拔牙方案,这要通过对具体病例进行具体的诊断分析后决定。 1、拔除下颌两个第一前磨牙,上颌两个第二前磨牙如果患者后牙关系趋向于完全近中关系,而上前牙部拥挤又不十分明显,可考虑此种拔牙模式,通过拔除上颌第二前磨牙,较多的前移上颌第一磨牙。以利于建立上下颌第一磨牙I类咬合关系。该拔牙模式主要适合于骨骼I型及轻度Ⅲ型患者。在近移上颌第一磨牙过程中,应注意预防上前牙过度舌向移动而造成面中部塌陷。2、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 患者磨牙关系为近中尖对尖或中性咬合关系,上前牙部拥挤比较严重,下前牙部伴有较严重的拥挤或前突,考虑此种拔牙模式。上颌拔牙间隙一大部分用以解除前牙部拥挤,一小部分用以近中移动后牙,而下颌将拔牙间隙主要用来解除下前牙拥挤及前突问题。应尽可能不使下后牙前移,最终建立起左右第一磨牙Ⅱ类咬合关系及正常的前牙覆牙合、 覆盖关系。该拔牙模式主要适合于第V型患者。3、拔除下颌两个第一前磨牙 对于上颌牙弓基本正常,或伴有轻度拥挤,但可通过唇展上前牙或少量扩弓等方法解除的病例,为了使术后面型美观协调,可只选择拔除下颌两个第一前磨牙的方法。在矫治结束时,患者上下颌第一磨牙关系为完全Ⅲ类、尖牙关系为I类咬合关系,通过内收下前牙的方法掩饰性矫治下颌发育过度的问题。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少拔除了上颌两个前磨牙,减少了患者因拔牙过多带来的恐惧与痛苦,同时还有助于维持上颌牙弓及软组织的丰满度,术后美观效果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上下颌磨牙关系只能保持Ⅲ类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并不是最理想的咬合关系,但只要咬合功能良好,仍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拔牙矫治模式,通常骨骼Ⅲ型患者多选择该拔牙模式。4、拔除下颌两个第二磨牙早期拔除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第一磨牙使其与上颌呈中性关系,下颌第三磨牙自行向近中调整而代替第二磨牙。这种拔牙模式的优点在于磨牙、尖牙都达到标准的I类咬合关系,缺点是有时有些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自行调整不理想,还需正畸协助调整,这样矫正的周期就会适当延长,费用和时间相应增加。5、一个下中切牙部分患者后牙关系为完全Ⅲ类错合,上下牙量不协调导致前牙部轻度反合或形成对刃牙合。这类患者在经过Bolton指数分析后,在确认拔除一个下中切牙可以使BoIton指数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可选择一个下中切牙的拔牙模式。术后保持上下颌第一磨牙完全近中关系,建立前牙较正常的覆合、覆盖关系。这种模式的缺点是要牺牲下颌切牙的中线关系,无法与上颌切牙中线保持一致。正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正畸治疗是一个周期长进展缓慢的过程,患者需要良好的心态,医生需要您良好的配合,能够按期定期的复诊。每一次复查正畸加力之前,正畸医生都会对牙齿的移动方向和程度进行一个初步的平估,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牙槽骨对正畸力的反应不一样,牙齿移动的实际情况也与估计的情况之间存在差异,所以需要患者按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和义齿移动的进展。同时按期定期的复诊,也能使您受到持续而稳定的正畸作用力,有利于牙齿持续的移动、牙槽骨的逐渐改建和正畸效果的保持。
牙齿矫正过程中第二磨牙前移正常吗
希望能帮到你,不过这里全是理论,你还是要上医院去才行!!牙列拥挤是错合畸形中最常见者,可表现为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而拥挤牙齿的龋及牙周病发生率均较正常排列牙齿为高。同是牙列拥挤十分明显地影响外观,严重者可造成口唇闭合困难,形成开唇露齿。【诊断】1.骨量小 牙齿近远中径宽度正常,牙弓长度不足。特别是上颌前部发育不足易造成上颌前牙拥挤。2.牙量大 如上颌前牙区有多生牙或牙齿宽度过大形成的牙列拥挤。3.分度 为了临床诊断的需要,一般将牙列拥挤按照其拥挤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轻度拥挤 (ⅰ°) 每个牙弓间隙差5mm以下。中度拥挤 (ⅱ°) 每个牙弓间隙差10mm以下。重度拥挤 (ⅲ°) 每个牙弓间隙差10mm以上。【治疗措施】矫治原则牙列拥挤的主要机制是牙量骨量不调,牙量相对大而骨量相对小,因而其矫治原则是以增加骨量或减少牙量来达到牙量骨量的协调而创造排齐牙列的条件。也就是要排齐拥挤的牙齿必须创造间隙供排齐牙齿所用。1.增加骨量 通过各种矫正器扩大牙弓的长度及宽度以达到增加骨量也就是获得间隙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获得的间隙是有限的。2.减少牙量 通过片切,牙齿减径或减数拔牙的方法达到减少牙量而获得间隙。用减径方法获得的间隙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且易引起牙齿的继发龋,故临床上较少使用。而通过减数拔牙的方法能获得大量间隙,成为临床上对中度或重度拥挤的主要矫治方法。不论通过增加骨量或减少牙量的方法矫治拥挤,拥挤牙必须在获得足够排齐间隙的条件下才能开始受力矫治,这是取得矫治成功的重要条件。轻度拥挤的矫治临床上的轻度拥挤常表现上下切牙的扭转错位或尖牙轻度唇向错位,一般采用扩大牙弓的矫正方法。1.颌外唇弓推磨牙向后。装置:①焊颊面管带环;②颌外唇弓两侧末端附开张型螺旋弹簧或弓簧;③牵引用头帽;④加力弹力圈。利用颌外唇弓推上颌第一恒磨牙向后而取得间隙排齐前牙轻度拥挤,是临床上常用的矫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第二恒磨牙未萌出以前,特别适用于前移成远中或开、远中的病例。一般每侧后牙可推向远中移3~4mm,根据需要间隙控制后移程度,但其后移限度应在磨牙移至开始近中为止。此类矫正器矫正的机制是颌外唇弓插入末端带环上的圆管后利用头帽加上弹力圈,牵引力通过唇弓末端螺旋弹簧压缩施力于磨牙上,螺旋弹簧的弹力必须充分,同时其长度应在全部压缩后唇弓前部离开切牙2~3mm为度。矫正器必须保证每天戴用不少于12小时,睡眠时仍需戴用。随着磨牙后移,轻度拥挤的前牙获得排齐间隙或能自行调整,或采用其他可摘和固定矫正器排齐。2.局部开展间隙 局部开展矫正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扩大牙弓获得间隙之矫治方法。主要用在个别牙齿拥挤错位间隙不足。装置:两侧磨牙带环,拥挤错位牙的邻牙粘方弓托槽,舌侧加强支抗舌弓,唇侧置唇弓,在拥挤错位牙邻牙间置开大型螺簧,局部开展间隙(图1)。图1 局部开展局部开展牙弓其间隙来源主要是前部牙弓弧度增大,因而使用时应注意其前牙覆盖情况,不应使前牙覆盖增加太多而致形成深覆盖错。在拥挤牙间隙不足解决后,再将错位牙矫正至正常位。3.细丝弓开展牙弓(1)唇弓末端置ω形曲,当其抵住圆管末端时,前部弓丝离开前牙牙弓,结扎入托入槽后利用弓丝弹力开展牙弓。(2)垂直加力单位:以垂直曲置于需开展牙弓的各牙上,以扩大牙弓。4.分裂簧可摘矫正器全牙弓开展装置:在上颌基托置分裂簧或螺旋扩弓器,利用分裂簧螺旋扩弓器通过基托扩大牙弓,分行前牙拥挤所需之间隙。使用此类矫正器一般在扩大牙弓取得间隙后尚需更换其他可摘或固定矫正器来排齐拥挤错位牙,并在使用此类矫正器时有一定限度,不能无限度扩大牙弓,以免后牙呈深覆盖或锁关系,造成接触障碍。中度和重度拥挤的矫治中度和重度拥挤一般采用减数拔牙配合矫正器治疗。1.尖牙唇向错位的矫治 尖牙唇向错位间隙不足俗称“虎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错,在尖牙唇向错位拥挤超过牙冠宽度1/2以上时,往往考虑减数拔牙矫治。(1)减数牙位的选择:尖牙唇向错位减数拔牙矫治一般不考虑拔错位尖牙本身,因尖牙对于维持牙弓形态及面形丰满具有重要意义,若拔除尖牙会致面不对称畸形。同时尖牙又是牙列中根最粗壮者,有利于缺牙义齿修复作基牙用。首选牙位是第一双尖牙,故拔一个双尖牙对咀嚼功能影响不大。但在第一双尖牙正常,而第二双尖牙或第一恒磨牙有龋坏缺损或发育异常时,则应减数龋坏牙而不拔第一双尖牙,这样虽对矫治增加了困难,但保存了正常的第一双尖牙。在尖牙唇向错位于唇侧、并舌向反或牙体龋坏、发育异常的特殊情况下,则也可以减数拔除,然后矫治错位,矫治完成后可修改的外形至近似侧切牙的形态。在确定减数拔牙牙位前,若第二乳磨牙尚存时,则需要先照x线片检查牙胚情况,若有第二双尖牙牙胚先天缺失或牙脱位或发育异常,则未替换之乳磨牙应为拔牙牙位。(2)矫治方法1)手压法:当患者为生长发育期儿童,减数拔除第一双尖牙后,尖牙排入的间隙充裕并尖牙错位不严重时,可不必戴用矫正器而采用手压法排齐尖牙,患者可以手指挤压错位的入牙列,每日3次,每次压40~50次,同时尖牙在唇肌自然压力下也有调位的作用。2)矫正器矫正:可采用摘矫正器,唇弓上焊有移动远中弓簧或纵簧,亦可于唇侧粘着带拉钩的附件以弹力圈牵引排入牙列。采用固定矫正器矫正时可以方弓或begg矫正器矫正,以不锈钢或镍钛弓丝结扎全牙弓托槽将压入牙列。2.上下前牙严重拥挤的矫正 上下前牙严重拥挤时常可表现为尖牙唇向错位,同时反间隙不足,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扭转,矫正设计多为拔除后进行。(1)可摘矫正器矫正:常用带有双曲唇弓、弓簧及舌簧的上下活动矫正器矫正,上颌矫正器带有垫。首先通过弓簧推向远中,为前牙拥挤创造间隙,然后在垫抬高咬合的情况下再以舌簧推舌向错位牙向唇向解除反,并进一步排齐前牙。(2)方丝弓矫正器矫正1)粘着带环及粘合托槽,往往切牙拥挤影响托槽粘合。先拉尖牙向远中,这一过程中拥挤的切牙将随之远中移动减轻拥挤程度。2)尖牙远中移动,拥挤牙已有足够间隙排齐时,上下切牙粘着托槽,并以镍钛矫正弓丝排齐。3)采用方弓矫正器,因使用持续力并患者平时处于息止位,因而在无垫抬高咬合的情况下,反牙亦能唇向移位排齐。4)前牙排列的根据磨牙关系调整颌内或颌间牵引力,以确保磨牙关系的中性。5)当磨牙关系中性、上下前牙排齐时,若牙弓内尚有剩余间隙,则利用弹力线或连续弹力圈连续结扎全牙弓而关闭剩余间隙。减数拔牙的原则:1.确定减数拔牙前应该进行牙模型的测量分析,特别是通过排牙试验了解排齐牙齿所需的间隙及计算上下牙齿的bolton指数。2.一般对于上下前牙应用x线片检查,检查牙周牙根情况,有否齿槽吸收,短根畸形等,有条件者还应照全口曲面断层x线片,以示有无其他部位埋伏牙、先天缺牙畸形。3.当前牙拥挤时,确定减数拔牙的牙位,常考虑拔除第一双尖牙,因其位置邻近前牙,并全牙弓有4对第一双尖牙拔除后影响较小,但若牙弓内有较严重龋坏或发育不良的牙齿时,则矫治减数拔牙的牙位应首选拔除龋坏牙。4.当计算出排齐拥挤牙齿所需间隙数量后,应再将矫治过程中可能因损失支抗而致支抗牙前移的数量加到所需间隙量中,一般固定矫正器每侧要损失支抗2mm左右,可摘矫正器损失支抗的量将更多一此【病因学】1.遗传因素 牙列拥挤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从个别牙的拥挤错位或多数牙的拥挤,甚至某一个牙的扭转程度,都可以在亲代和子代上有相同的表现。这种遗传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其详细的遗传机理至今还不十分清楚。2.替牙期故障 替牙期的故障是造成牙列拥挤的常见病因,如因乳牙早失,造成邻牙前移占据缺牙隙而造成恒牙萌出时间间隙不足而错位。另如乳牙滞留,可造成相继恒牙萌出错位。3.颌骨发育不足 颌骨发育不足造成大量骨量不调,牙齿不能整齐排列在齿槽内,而拥挤错位。4.牙齿过大 由于牙齿近远中宽度过大,可造成牙齿排列拥挤错位。5.不良习惯 一些口腔不良习惯如儿童的吮指、口呼吸等,可造成牙弓狭窄或影响颌骨发育,而致牙齿排列拥挤
牙齿矫正过程中第二磨牙前移怎么办
希望能帮到你,不过这里全是理论,你还是要上医院去才行!!牙列拥挤是错合畸形中最常见者,可表现为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而拥挤牙齿的龋及牙周病发生率均较正常排列牙齿为高。同是牙列拥挤十分明显地影响外观,严重者可造成口唇闭合困难,形成开唇露齿。【诊断】1.骨量小 牙齿近远中径宽度正常,牙弓长度不足。特别是上颌前部发育不足易造成上颌前牙拥挤。2.牙量大 如上颌前牙区有多生牙或牙齿宽度过大形成的牙列拥挤。3.分度 为了临床诊断的需要,一般将牙列拥挤按照其拥挤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轻度拥挤 (ⅰ°) 每个牙弓间隙差5mm以下。中度拥挤 (ⅱ°) 每个牙弓间隙差10mm以下。重度拥挤 (ⅲ°) 每个牙弓间隙差10mm以上。【治疗措施】矫治原则牙列拥挤的主要机制是牙量骨量不调,牙量相对大而骨量相对小,因而其矫治原则是以增加骨量或减少牙量来达到牙量骨量的协调而创造排齐牙列的条件。也就是要排齐拥挤的牙齿必须创造间隙供排齐牙齿所用。1.增加骨量 通过各种矫正器扩大牙弓的长度及宽度以达到增加骨量也就是获得间隙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获得的间隙是有限的。2.减少牙量 通过片切,牙齿减径或减数拔牙的方法达到减少牙量而获得间隙。用减径方法获得的间隙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且易引起牙齿的继发龋,故临床上较少使用。而通过减数拔牙的方法能获得大量间隙,成为临床上对中度或重度拥挤的主要矫治方法。不论通过增加骨量或减少牙量的方法矫治拥挤,拥挤牙必须在获得足够排齐间隙的条件下才能开始受力矫治,这是取得矫治成功的重要条件。轻度拥挤的矫治临床上的轻度拥挤常表现上下切牙的扭转错位或尖牙轻度唇向错位,一般采用扩大牙弓的矫正方法。1.颌外唇弓推磨牙向后。装置:①焊颊面管带环;②颌外唇弓两侧末端附开张型螺旋弹簧或弓簧;③牵引用头帽;④加力弹力圈。利用颌外唇弓推上颌第一恒磨牙向后而取得间隙排齐前牙轻度拥挤,是临床上常用的矫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第二恒磨牙未萌出以前,特别适用于前移成远中或开、远中的病例。一般每侧后牙可推向远中移3~4mm,根据需要间隙控制后移程度,但其后移限度应在磨牙移至开始近中为止。此类矫正器矫正的机制是颌外唇弓插入末端带环上的圆管后利用头帽加上弹力圈,牵引力通过唇弓末端螺旋弹簧压缩施力于磨牙上,螺旋弹簧的弹力必须充分,同时其长度应在全部压缩后唇弓前部离开切牙2~3mm为度。矫正器必须保证每天戴用不少于12小时,睡眠时仍需戴用。随着磨牙后移,轻度拥挤的前牙获得排齐间隙或能自行调整,或采用其他可摘和固定矫正器排齐。2.局部开展间隙 局部开展矫正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扩大牙弓获得间隙之矫治方法。主要用在个别牙齿拥挤错位间隙不足。装置:两侧磨牙带环,拥挤错位牙的邻牙粘方弓托槽,舌侧加强支抗舌弓,唇侧置唇弓,在拥挤错位牙邻牙间置开大型螺簧,局部开展间隙(图1)。图1 局部开展局部开展牙弓其间隙来源主要是前部牙弓弧度增大,因而使用时应注意其前牙覆盖情况,不应使前牙覆盖增加太多而致形成深覆盖错。在拥挤牙间隙不足解决后,再将错位牙矫正至正常位。3.细丝弓开展牙弓(1)唇弓末端置ω形曲,当其抵住圆管末端时,前部弓丝离开前牙牙弓,结扎入托入槽后利用弓丝弹力开展牙弓。(2)垂直加力单位:以垂直曲置于需开展牙弓的各牙上,以扩大牙弓。4.分裂簧可摘矫正器全牙弓开展装置:在上颌基托置分裂簧或螺旋扩弓器,利用分裂簧螺旋扩弓器通过基托扩大牙弓,分行前牙拥挤所需之间隙。使用此类矫正器一般在扩大牙弓取得间隙后尚需更换其他可摘或固定矫正器来排齐拥挤错位牙,并在使用此类矫正器时有一定限度,不能无限度扩大牙弓,以免后牙呈深覆盖或锁关系,造成接触障碍。中度和重度拥挤的矫治中度和重度拥挤一般采用减数拔牙配合矫正器治疗。1.尖牙唇向错位的矫治 尖牙唇向错位间隙不足俗称“虎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错,在尖牙唇向错位拥挤超过牙冠宽度1/2以上时,往往考虑减数拔牙矫治。(1)减数牙位的选择:尖牙唇向错位减数拔牙矫治一般不考虑拔错位尖牙本身,因尖牙对于维持牙弓形态及面形丰满具有重要意义,若拔除尖牙会致面不对称畸形。同时尖牙又是牙列中根最粗壮者,有利于缺牙义齿修复作基牙用。首选牙位是第一双尖牙,故拔一个双尖牙对咀嚼功能影响不大。但在第一双尖牙正常,而第二双尖牙或第一恒磨牙有龋坏缺损或发育异常时,则应减数龋坏牙而不拔第一双尖牙,这样虽对矫治增加了困难,但保存了正常的第一双尖牙。在尖牙唇向错位于唇侧、并舌向反或牙体龋坏、发育异常的特殊情况下,则也可以减数拔除,然后矫治错位,矫治完成后可修改的外形至近似侧切牙的形态。在确定减数拔牙牙位前,若第二乳磨牙尚存时,则需要先照x线片检查牙胚情况,若有第二双尖牙牙胚先天缺失或牙脱位或发育异常,则未替换之乳磨牙应为拔牙牙位。(2)矫治方法1)手压法:当患者为生长发育期儿童,减数拔除第一双尖牙后,尖牙排入的间隙充裕并尖牙错位不严重时,可不必戴用矫正器而采用手压法排齐尖牙,患者可以手指挤压错位的入牙列,每日3次,每次压40~50次,同时尖牙在唇肌自然压力下也有调位的作用。2)矫正器矫正:可采用摘矫正器,唇弓上焊有移动远中弓簧或纵簧,亦可于唇侧粘着带拉钩的附件以弹力圈牵引排入牙列。采用固定矫正器矫正时可以方弓或begg矫正器矫正,以不锈钢或镍钛弓丝结扎全牙弓托槽将压入牙列。2.上下前牙严重拥挤的矫正 上下前牙严重拥挤时常可表现为尖牙唇向错位,同时反间隙不足,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扭转,矫正设计多为拔除后进行。(1)可摘矫正器矫正:常用带有双曲唇弓、弓簧及舌簧的上下活动矫正器矫正,上颌矫正器带有垫。首先通过弓簧推向远中,为前牙拥挤创造间隙,然后在垫抬高咬合的情况下再以舌簧推舌向错位牙向唇向解除反,并进一步排齐前牙。(2)方丝弓矫正器矫正1)粘着带环及粘合托槽,往往切牙拥挤影响托槽粘合。先拉尖牙向远中,这一过程中拥挤的切牙将随之远中移动减轻拥挤程度。2)尖牙远中移动,拥挤牙已有足够间隙排齐时,上下切牙粘着托槽,并以镍钛矫正弓丝排齐。3)采用方弓矫正器,因使用持续力并患者平时处于息止位,因而在无垫抬高咬合的情况下,反牙亦能唇向移位排齐。4)前牙排列的根据磨牙关系调整颌内或颌间牵引力,以确保磨牙关系的中性。5)当磨牙关系中性、上下前牙排齐时,若牙弓内尚有剩余间隙,则利用弹力线或连续弹力圈连续结扎全牙弓而关闭剩余间隙。减数拔牙的原则:1.确定减数拔牙前应该进行牙模型的测量分析,特别是通过排牙试验了解排齐牙齿所需的间隙及计算上下牙齿的bolton指数。2.一般对于上下前牙应用x线片检查,检查牙周牙根情况,有否齿槽吸收,短根畸形等,有条件者还应照全口曲面断层x线片,以示有无其他部位埋伏牙、先天缺牙畸形。3.当前牙拥挤时,确定减数拔牙的牙位,常考虑拔除第一双尖牙,因其位置邻近前牙,并全牙弓有4对第一双尖牙拔除后影响较小,但若牙弓内有较严重龋坏或发育不良的牙齿时,则矫治减数拔牙的牙位应首选拔除龋坏牙。4.当计算出排齐拥挤牙齿所需间隙数量后,应再将矫治过程中可能因损失支抗而致支抗牙前移的数量加到所需间隙量中,一般固定矫正器每侧要损失支抗2mm左右,可摘矫正器损失支抗的量将更多一此【病因学】1.遗传因素 牙列拥挤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从个别牙的拥挤错位或多数牙的拥挤,甚至某一个牙的扭转程度,都可以在亲代和子代上有相同的表现。这种遗传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其详细的遗传机理至今还不十分清楚。2.替牙期故障 替牙期的故障是造成牙列拥挤的常见病因,如因乳牙早失,造成邻牙前移占据缺牙隙而造成恒牙萌出时间间隙不足而错位。另如乳牙滞留,可造成相继恒牙萌出错位。3.颌骨发育不足 颌骨发育不足造成大量骨量不调,牙齿不能整齐排列在齿槽内,而拥挤错位。4.牙齿过大 由于牙齿近远中宽度过大,可造成牙齿排列拥挤错位。5.不良习惯 一些口腔不良习惯如儿童的吮指、口呼吸等,可造成牙弓狭窄或影响颌骨发育,而致牙齿排列拥挤▲警告:本问题由百度知道机器人自动回答,但不能保证100%回答准确,请不要使用“在线交谈”“离线留言”“站内消息”等功能询问机器人,回答信息来自互联网,与机器人无关,回答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