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长发育已基本结束,应重点矫治牙及牙槽的异常,例如用固定矫治器打开咬合,整平Spee曲线,必要时可以运用微种植体支抗帮助压低前牙,矫治深覆合。对于Ⅲ度深覆合并咬伤牙龈的成年患者,必要时可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以降低前牙牙槽高度,矫治深覆合。

矫正牙齿后变深覆合

(1)牙型深覆合

1)由于前牙牙槽高度过高导致的深覆合

a.矫治原则:压低上下前牙,整平Spee曲线。

b.矫治方法:可用固定矫治器,先矫正内倾的上颌切牙以解除其对下颌的锁结,然后使用多用途弓压低上下前牙,整平Spee曲线,矫正深覆合。

2)由于后牙牙槽高度过低导致的深覆合或前牙牙槽高度过高、后牙牙槽高度过低导致的深覆合

a.矫治原则:压低上下前牙,升高后牙,整平Spee曲线。

b.矫治方法:可用固定矫治器,先矫正内倾的上颌切牙以解除对下颌的锁结,然后使用摇椅形弓丝配合Ⅱ类颌间牵引,必要时加前牙区的小平面导板,以压低上下前牙,升高后牙,整平Spee曲线,矫正深覆合。

(2)骨型深覆合

1)矫治原则:矫正上前牙牙轴,整平Spee曲线,协调上下颌骨间关系。

2)矫治方法:成人骨型深覆合,特别是后、前面高比例过大、下颌支过长、下颌平面角小的患者,矫治十分困难。

轻度骨型畸形患者可采用正畸治疗。一般用固定矫治器,先矫治上颌以矫正内倾的切牙长轴,并附上颌舌侧小平面导板打开后牙咬合,使后牙伸长以改正深覆合。待上切牙唇侧移动后再矫治下颌,排齐下牙列并改正合曲线,必要时上颌可用J形钩高位牵引以压低上切牙,后牙垂直牵引以刺激后牙槽生长。随着微种植体支抗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成人骨型深覆合患者,可以在上下颌种植微种植体支抗以压低上下前牙,打开咬合。

严重的骨型深覆合患者打开咬合、改正深覆合难度很大,必要时可以采用正颌外科治疗,即先正畸治疗改正上下切牙长轴,排齐上下牙列,再酌情采用外科手术行前牙区根尖截骨术,压入前段牙及牙槽以矫正过长的上或下前牙及牙槽。

对一些年龄较大、后牙磨耗过多、垂直高度不足的患者,上下牙列排齐后如覆合让仍深,无法用正畸方法矫正时,可配合修复治疗,必要时后牙做合垫或高嵌体升高咬合,以便上下切牙获得正常的覆合、覆盖关系,并恢复面部下1/3的高度。这些都是理论可行的方法,至于现实能不能做要看各医院的设备技术了。至于复发反弹:

(1)通过前牙压低获得的深覆合矫正,可用带前牙平面导板的上颌活动保持器保持,前4~6个月应全天戴用,包括吃饭时间。

(2)通过打开咬合获得矫治的深覆合,垂直间距应保持到生长赶上为止,如下颌升支高度的增长。说得不一定可行,但希望有帮助。

矫正矫正上睑下垂

一般来讲上睑下垂的治疗根据它的病因不同,它的治疗也就不一样,前面也说了,如果是先天性的上睑下垂,孩子发病的很早,如果下垂的程度很严重,这样对孩子的视力和视功能都是有影响的,我们要尽早的手术去改善,先天性上睑下垂一般都是通过手术去矫正。如果是后天性的上睑下垂,是重症肌无力引起的,我们就要进行内科的非手术的治疗,用一些增强肌力的药物,激素,还有一些营养的药物,来治疗它的上睑下垂。不管是后天什么原因引起的,一般在一些治疗之后如果没有效果。一年以后也是可以通过手术去矫正的。一般是先治疗病因,然后手术矫正。现在主要的手术矫正上睑下垂主要有额肌悬吊类的手术,那么这种悬吊的手术,悬吊的材料是不一样的,最简单的是缝线的悬吊,通过缝线把我们的眼睑和额肌链接起来,这样就是它的术后的复发比较多,上睑下垂矫正出现多的就是术后的复发,另外缝线没有特别好的活动度,弹性也是很差的,所以眼睑的暴露啊,还有我们眼睑的闭合不全的情况也是很多的,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的情况也是不少的,综合来讲这种不是很稳妥。第二种就是通过自体或者异体的阔筋膜来进行悬吊,将自己的阔筋膜和异体的阔筋膜缝在额肌和眼睑的睑板上,这样来提高眼睑,这种情况下自体阔筋膜一般都在我们的大腿上取。这种方式会在我们身上增加新的部位瘢痕,一般采取的也相对比较少。第三种还有就是用硅胶条当做悬吊材料,通过硅胶条将额肌和上眼睑之间联系起来做悬吊,这种情况下在额部要做三个的切口,这三个切口有的时候可能会让硅胶条暴露,容易出现感染,容易会影响我们的外观,造成我们的手术效果不佳。还有第四种就是用我们自己的额肌瓣,额肌腱膜瓣进行一个悬吊,这种方式是开展的比较多的,应用的也是比较广泛的,还有就是效果也相对的比较好,所以说现在临床上很多地方的医生都开展的这种额肌腱模板悬吊,那么这种方式是适合重度的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肌力在三到四以下的上睑下垂,都可以采用额肌悬吊,在我们的临床上用于儿童的先天性的上睑下垂也是最多的。对于成年人的上睑下垂一般是采用提上睑肌的缩短手术。提上睑肌的折叠术我们用于轻度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术我们用于中重度的上睑下垂,另外还有上横韧带悬吊术,还有CFS联合腱膜上穹隆节制韧带悬吊术,那这种手术是相对比较新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单独应用效果并不是很完美,所以我们通常将CFS方式和提上睑肌缩短手术方式联合用来治疗中重度的上睑下垂,尤其是重度的上睑下垂,所以费用也是不便宜的。也是比较复杂的,要找专家,不能听一些所谓的宣传。因为上睑下垂复发也是一个很烦的事情,还有一些术后的有时间在说。

鼻中隔矫正矫正

约有90%的人,鼻中隔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曲,有的可能是天生的,也有的是因为外伤。 鼻中隔偏曲是骨骼和软骨形态结构的异常,所以用药物是没有治疗效果的,只能通过手术矫正。

但并不是有鼻中隔偏曲就一定要做手术,如果出现了鼻部功能性障碍,比如一侧鼻腔呼吸不畅、睡觉打鼾,或诱发了鼻塞、鼻炎、鼻部出血、头疼等问题,需通过手术矫正。也有些患者因鼻中隔偏曲导致歪鼻,这种情况可在鼻整形手术的过程中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 扩展资料鼻中隔偏曲所引起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鼻塞

可呈交替性或持续性,单纯“C”形偏曲或峭突,多引起同侧鼻塞或交替性鼻塞。伴有对侧鼻甲代偿性肥大及“S”型偏曲,可能引起双侧鼻塞。

2、头痛

偏曲部分压迫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

3、鼻出血

偏曲的凸面或嵴与距状突处粘膜变薄,而且常受到气流或尘埃的刺激,故常发生干燥糜烂,导致鼻出血。

4、鼻分泌物增多

鼻中隔偏曲,刺激腺体,使鼻分泌物增多,若继发感染刺激鼻粘膜,分泌亢进,多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若伴鼻窦感染,则为脓性。

5、邻近器官的症状

若中隔偏曲部分位于中鼻道、中鼻甲相对应处,压迫并造成中鼻甲外移或使中鼻甲骨气化过度、粘膜肥厚,皆可妨碍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引流。日久可诱发鼻窦炎并产生各种症状。如影响咽鼓管通气引流,可发生耳鸣及听力减退。

6、鼻衄

偏曲的凸面、嵴或距状突处粘膜较薄,经常受气流及尘埃的刺激,则粘膜干燥、糜烂易发生鼻衄,但有时鼻衄也可见于偏曲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中隔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