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槽,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 牙套 / 牙箍 ”,是固定矫治技术的重要部件。

① 托槽的种类有很多,按使用目的可以分为预防型、矫治型、保持型三种,按使用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按位置可以分为唇侧、舌侧和隐形,材质多为金属、陶瓷、高分子等,今天我们只介绍几种最为常见的给大家。
② 每一种矫治器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比如有的美观,有的矫治周期较短,有的舒适感较好等等。
③ 下面从舒适感、牙齿移动速度、占用体积、粘膜刺激、复诊间隔、美观性几个方面对矫治器做一下对比,★越多越有优势,★反之。
种类Ⅰ 普通金属矫治器
舒适感★★ 牙齿移动速度★★ 体积★★★ 粘膜刺激★★★ 复诊间隔★ 美观性★ 普通金属矫治器最大的优点是经济实惠,可以满足治疗需要。但是其缺点也很突出,①需要结扎丝将矫治器与弓丝固定。在刷牙过程中,结扎丝有可能被牙刷毛带出,刺激口腔黏膜;结扎丝周围容易有食物残留,这也就提高了患者对口腔卫生的要求。②矫治器与弓丝之间存在固有的摩擦,矫治器的工艺越差,摩擦力越大,即牙齿移动的速度就越慢。
种类Ⅱ 陶瓷/冰晶矫治器
舒适感★★ 牙齿移动速度★★ 体积★★★ 粘膜刺激★★★ 复诊间隔★ 美观性★★★陶瓷/冰晶托槽与上一种矫治器没有结构上的差异,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材质与牙齿颜色接近,其弓丝也可与牙齿颜色接近,固其美观性会有所提高,也有人将其称为“半隐形矫治器”。相比较金属材质,陶瓷/冰晶材质有脆性大的特点,固矫治器相对容易损坏。
种类Ⅲ 金属自锁矫治器
舒适感★★★ 牙齿移动速度★★★★ 体积★★ 粘膜刺激★★ 复诊间隔★★ 美观性★★自锁托槽与上两种矫治器的构造不同,矫治器本身可以与弓丝固定。因其结构特点带来了众多好处,①矫治器与弓丝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牙齿移动的速度快,即缩短了矫治的周期,一般可以缩短3-6个月。②矫治力量释放的更柔和,患者的酸胀感不会很明显。③较普通金属矫治器,其体积小,且不需要额外的结扎丝辅助,所以对黏膜的刺激降低,美观性略微提高。
种类Ⅳ 陶瓷自锁矫治器
舒适感★★★ 牙齿移动速度★★★★ 体积★★ 粘膜刺激★★ 复诊间隔★★ 美观性★★★故名思意,陶瓷自锁托槽结合了陶瓷托槽的美观性,以及自锁托槽的结构优点,属于固定矫治器中高端产品了。
种类Ⅴ 舌侧矫治器
舒适感★★ 牙齿移动速度★★ 体积★★★ 粘膜刺激★★★★ 复诊间隔★ 美观性★★★★★舌侧矫治最大的优点是美观,从口外完全看不见托槽,是美观性最好的一款矫治器。其缺点是舌头的异物感比较强,清洁起来也更复杂。
种类Ⅵ 隐形矫治器
舒适感★★★★★ 牙齿移动速度★★ 体积★ 粘膜刺激★ 复诊间隔★★★ 美观性★★★★隐形矫治器是厚约0.8mm,透明材质,所以美观性很好;由于牙齿上不需要粘接矫治器,几乎没有异物感;矫治器可以自行摘戴,在出席重要的社交场合时可以取下,同时也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隐形矫治的复诊间隔可以在8周左右,甚至更长,减少了复诊次数。
儿童牙齿矫正
可以。

儿童咬合诱导就诊的适宜时间应不迟于7岁,早期治疗可以引导颌骨生长、改善有害的口腔习惯,创造更好的牙列、唇形和面容外观等。葛立宏呼吁,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出现乳牙早失或滞留、口呼吸、偏侧咀嚼或关节弹响、咬唇或吮指、面容外观不对称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青苗儿童口腔咬合诱导专家岳江介绍了咬合诱导技术的历史,用具体案例说明了早期干预错颌畸形的必要性。
临床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家长认为要进行正畸必须等到12岁孩子恒牙更换完成之后进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童文蔚副主任医师指出,5~12岁是孩子牙齿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这个时期矫正牙齿才是黄金时期,特别是7岁左右,是儿牙矫治的第一个黄金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儿童正畸 7岁是第一个黄金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建议:儿童牙齿正畸的适宜时间应不迟于7岁
畸形牙齿矫正
矫正孩子牙齿畸形是个个体化治疗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方案。现在常见的矫治方法有好几种呢,下面为您介绍。

牙套矫正
这是最常见的矫治方法之一。通过金属或陶瓷支架粘在牙齿表面,再用细线连着支架和弓丝,慢慢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
隐形矫正
这种方法用透明的塑料托盘包裹每颗牙齿,同样能调整位置和咬合关系。它比传统牙套更隐蔽,但治疗时间要长一些。
手术矫正
对于严重的牙齿或颌面畸形,可能需要手术。手术后配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功能矫治器
这是早期矫正的好方法,主要靠改变口腔肌肉功能来调整牙齿位置和咬合关系。
专业医生指导
孩子的牙齿矫正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家长也需要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帮孩子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