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白宫的一则“装修新闻”,把不少美国人的注意力从竞选热度里拽了出来——原本说要拆东翼一面墙建宴会厅的计划,突然变成“整体现代化改造”,更让人好奇的是,这笔刚涨到3亿美元的账单,到底谁在掏腰包?
按照《今日美国报》的报道,白宫披露的捐款名单里,“含金量”颇高:谷歌、亚马逊、微软、苹果这些科技圈“老大哥”全在列,Coinbase、Ripple、Tether等加密货币企业也没缺席,连和特朗普政府签过数十亿美元合同的帕兰蒂尔技术公司、洛克希德-马丁都出现在名单上。更有意思的是,名单里还有不少“政商联动”的名字:小企业管理局局长凯莉·莱夫勒、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以“卢特尼克家族”名义捐款),以及2018年被特朗普授予总统自由勋章的米丽娅姆·阿德尔森所在的阿德尔森家族——这位以色列裔亿万富翁,可是共和党的“资深金主”。
特朗普本人也说了“会承担部分费用”,但具体掏多少、各捐款方分别出了多少钱,白宫至今没给媒体一个准话。而最让舆论“炸锅”的,还是计划的“急转弯”——本来只拆一面墙,突然变成整体翻新,有美国网友调侃:“这哪是修宴会厅,分明是把东翼‘拆了重造’。”
关于“谁买单”的问题,美国网友的讨论分成了几派:有人觉得“企业捐款就是攀关系,没看到帕兰蒂尔、洛克希德-马丁都拿着政府大单吗?”;也有人觉得“私人或企业捐钱支持白宫建设,也算正常操作”;但更多人盯着“透明度”不放:“白宫是国家资产,花3亿美元改造,总得说清楚每一笔钱的来路吧?”
其实说到底,民众在意的从来不是“谁出钱”,而是“钱花得明不明白”。毕竟,不管是科技巨头的捐款,还是政治盟友的支持,白宫的每一笔开支,都该放在阳光下——毕竟,那是全体美国人的“国家客厅”。
东翼的推土机还在响,可关于“3亿账单”的疑问,还挂在不少人的脑子里:这份捐款名单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故事”?白宫又会不会给公众一个清楚的交代?